個人房屋承接個人房屋安全鑒定服務
行業類型安全性鑒定
服務內容房屋、廠房、消防器材、工程檢測
檢測機構第三方
適用范圍危房、農村房屋等
檢測類型安全質量檢測
檢測方式現場鑒定
安全質量檢測類型可靠性檢測
報價視工程量而定
檢測鑒定內容根據房屋現場檢測數據
公共建筑承接學校醫院*房屋安全
房屋危險性鑒定應按A、B、C、D 四等級
安全質量檢測可靠性檢測
收費標準根據實際情況協商
出報告時間3-10天
是否現場檢測是
檢測方法量尺
探針等
服務合同一式三份
檢測范圍學校
賓館
廠房
小區
民房
幼兒園
檢測項目樓房完損性鑒定
廠房檢測
房屋安全檢測鑒定對象
1、房屋達到一定的使用年限,有老化跡象,例如:主體結構出現裂縫、傾斜等異常跡象,危及房屋安全,需要進屋安全性檢測鑒定。
2、臨時性房屋需要延長使用期的時候,需要對房屋的安全性進行鑒定,為后續使用年限提供建議。
3、危及房屋安全、正常使用的其它情形。
4、房屋改變使用功能,明顯增加負荷,有可能危及安全,需要對房屋的安全性進行鑒定。
5、發生過自然災害(如水災、火災、臺風、地震),影響房屋正常使用,需要對房屋的安全性進行鑒定。
6、在施工場地周邊的房屋,為了判別其在施工前后的安全性、判斷受損程度、分析受損原因,在施工前后需要對房屋進行安全性鑒定。
結構計算(復核)的要點與要求
(一)結構體系的識別與概念判斷
1、常見結構體系的特點與識別:
可以根據設計施工圖(竣工圖紙)并經現場對照后確認其結構體系;
在沒有圖紙條件下,須根據對實際結構布置的查勘情況(如傳力體系、承重結構、主要構件的材料、節點連接等)進行判斷、辨別。
剪力墻又稱抗風墻或抗震墻,主要作用是在房屋建筑中承受風荷載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載,防止結構剪切破壞,分為平面剪力墻和立體剪力墻,一般用鋼筋混凝土和現澆鋼筋混凝土筑成。(注意與承重墻的概念區別)
框架結構是指由梁和柱以剛接或者鉸接相連接而成,構成承重體系的結構,即由梁和柱組成框架共同抵抗使用過程中出現的水平荷載和豎向荷載。結構的房屋墻體不承重,僅起到圍護和分隔作用。
框架剪力墻結構也稱框剪結構,從字面上講就是在框架結構中布置一定數量的剪力墻,構成靈活自由的使用空間,受力特點是由框架和剪力墻結構兩種不同的抗側力結構組成的受力形式,框架與剪力墻的相互作用力使整個框架剪力墻結構更加的穩固。
框架結構體系的優點:
(1)空間分隔靈活,自重輕,有利于抗震,節省材料;
(2)具有可以較靈活地配合建筑平面布置的優點,利于安排需要較大空間的建筑結構;
(3)框架結構的梁、柱構件易于標準化、定型化,便于采用裝配整體式結構,以縮短施工工期;
(4)采用現澆混凝土框架時,結構的整體性、剛度較好,設計處理好也能達到較好的抗震效果,而且可以把梁或柱澆注成各種需要的截面形狀。
框架結構體系的缺點:
(1)框架節點應力集中顯著;(因此,對節點的查勘是重點)
(2)框架結構的側向剛度小,屬柔性結構框架,在強烈地震作用下,結構所產生水平位移較大,易造成嚴重的非結構性破性;
(3)鋼材和水泥用量較大,構件的總數量多,吊裝次數多,接頭工作量大,工序多,浪費人力,施工受季節、環境影響較大;
框架結構適用范圍:一般適用于建造不超過15層的房屋。
剪力墻結構體系的優點:
(1)整體性好;
(2)側向剛度大,水平力作用下側移小;
(3)由于沒有梁、柱等外露與凸出,便于房間內部布置。

一、房屋檢測辦理過程:
步:接受委托 接受房屋受檢人的委托,進行對房屋檢測。
第二步:收集資料現場調查 對房屋的結構圖紙和相關檢測數據搜集。
第三步:制定方案 制定的方案必須提交房屋檢測主管部門組織技術審查,在對方案存在的問題和項目進行修改和補充,直至方案通過審查;
第四步:方案現場檢測在方案審查通過以后,根據方案列出的項目對房屋進行現場檢測。
第五步:信息處理 根據檢測和取樣得到的數據和樣本進行檢測計算。
第六步:綜合分析 根據房屋現狀和檢測取樣得到的數據進屋綜合分析。
第七步:編寫報告編寫報告必須提交房屋檢測主管部門組織技術審查,對報告的問題和項目進行修改和補充,直至報告通過審查;
第八步:簽發報告

公司多年來對200多項各類建設工程進行了檢測和評估,得到了客戶的廣泛**和社會各界的贊譽。一名被錄入深圳市建設局房屋安全庫,并聘為深圳市學校校舍抗震安全檢查。幾年來,公司一直是太平洋財產保險公司、大地財產保險公司及平安財產保險公司的建筑災害處理單位,取得了良好的社會信譽和社會效益。公司現有各類等工程技術人員20名,全部經省級主管部門培訓合格、持證上崗。公司占地面積250余平方米,注冊資金為150萬元,擁有各種的檢測試驗儀器設備40余臺套,具備對主體結構工程現場檢測、建筑(構筑)物安全和評估的能力,能為社會提供的技術服務。我公司以誠信服務為宗旨,以誠信.科學、公正、準確、為質量方針,堅持創新發展,將在建筑業內不斷開拓進取,與廣大客戶、合作伙伴和社會各界同仁攜手共贏!深圳市中測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竭誠為您服務,聯系電話;-, 李經理
一、房屋檢測報告辦理流程:
步:接受委托
接受房屋受檢人的委托,進行對房屋檢測。
第二步:收集資料現場調查
對房屋的結構圖紙和相關檢測數據搜集。
第三步:制定方案
制定的方案必須提交房屋檢測主管部門組織技術審查,在對方案存在的問題和項目進行修改和補充,直至方案通過審查;
第四步:方案現場檢測
在方案審查通過以后,根據方案列出的項目對房屋進行現場檢測。
第五步:信息處理
根據檢測和取樣得到的數據和樣本進行檢測計算。
第六步:綜合分析
根據房屋現狀和檢測取樣得到的數據進屋綜合分析。
第七步:編寫報告
編寫報告必須提交房屋檢測主管部門組織技術審查,對報告的問題和項目進行修改和補充,直至報告通過審查;
第八步:簽發報告
在報告審查通過以后,出具的檢測報告。
二、房屋檢測材料強度檢測:
1 采用回彈法對現澆剪力墻、梁、板混凝土抗壓強度進行現場檢測(同時用酚酞試劑測試碳化深度)。回彈值數據處理依據《回彈法檢測混凝土抗壓強度技術規程》(JGJ/T 23-2011)第5、6、7章相關內容進行。
1.1 回彈值的計算根據JGJ/T 23-2011 5.0.1進行計算;
1.2 角度修正依據JGJ/T 23-2011 5.0.4和附錄C執行;
1.3 澆注面修正依據JGJ/T 23-2011 5.0.4和附錄D執行;
1.4 本工程采用統一測強曲線,根據附錄B查表得出混凝土強度換算值;
1.5 混凝土強度推定值根據JGJ/T 23-2011 7.0.2~7.0.3得出;
1.6混凝土抗壓強度合格標準依據設計要求;
2混凝土構件截面尺寸依據設計圖紙,允許誤差依據《G204-2002》(2010年版)8.3.2執行;
3樓板厚度依據設計圖紙,允許誤差依據《G204-2002》(2010年版)8.3.2執行;
4剪力墻厚度檢測依據設計圖紙,按《G204-2002》(2010年版)8.3.2進行評定。
5軸線尺寸依據設計圖紙,允許誤差依據《G204-2002》(2010年版)8.3.2執行,
6樓層凈高依據設計圖紙,允許誤差依據《G204-2002》(2010年版)8.3.2執行,
7鋼筋保護層厚度依據設計圖紙,按《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附錄E進行評定;
三、哪些房屋應當申請房屋安全?
(一)達到或者超過設計使用年限的;
(二)房屋結構變更、改變使用功能以及加大荷載的各類房屋;
(三)基礎、墻體或其他承重構件有明顯下陷、裂縫、變形、腐蝕的;
(四)因改建、新建、擴建、裝飾裝修等工程,建筑主體及承重結構受到損害的;
(五)學校、幼兒園、體育場館、商場、歌舞廳、影劇院、賓館、浴室、網吧、車站等大中型公共場所用房5年未作安全的;
(六)遭受地震、火災、洪水、蟻害、碰撞等自然、人為因素損害的;
(七)在建(構)筑物密集區及其地下建設可能危及周圍和地上房屋安全的建設項目的;
(八)房屋未按正常建設程序建造且已投入使用的;
(九)從事房屋交易、抵押、租賃等活動對房屋安全有要求的;
(十)涉及房屋安全糾紛的;
(十一)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情形。
屬第(七)項情形的,建設單位應當申請對周圍房屋實施跟蹤。

結構如何進行:
1 建筑結構設計與建筑抗震
建筑結構設計是指新建建筑根據其使用功能,在滿足安全、適用、耐久、經濟和施工可行的要求下,按照有關設計標準的規定,對建筑結構進行總體布置、技術經濟分析、計算、構造和制圖工作,并尋求優化的過程。這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在經濟和施工允許的條件下,可適當提高結構的安全儲備。建筑抗震是指根據既有建筑的現狀,對其安全性、適用性和耐久性進行評價,對其抗震能力做出評定。換言之,其結構已經存在,施工已經完成,過程中不需要再考慮其建造的經濟和施工限制。
根據建筑結構設計和建筑抗震的任務和要求的不同,其主要區別主要體現在材料、荷載、施工質量等相關信息和參數上。
2 平面模型的建立及相關參數的輸入
2. 1 平面模型的建立
根據前文所述,建筑結構設計時一個創造的過程,可以根據建筑設計和結構受力情況的需要,適當調整構件的位置和構件截面尺寸。而建筑抗震則是對既有建筑進行的復核驗算,其平面布置必須嚴格按照結構的現有狀況進行輸入,包括其墻體、梁、樓板、門窗洞口、構造柱、圈梁及樓層高度等相關內容。
2. 2 材料強度的輸入
結構設計計算時,磚和砂漿的強度等級根據其受力狀況和經濟要求確定其強度等級,這是對后期施工中所需材料的要求。在施工完成后,其實際材料強度可能與設計要求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在抗震中,如果將材料的實測強度換算至規范所列的材料強度后,再進行計算,可能會造成不必要的浪費或人為降低了結構的安全儲備。根據《砌體結構設計規范》( GB 50003-2001) 的要求,砌體結構的抗壓強度按式( 1) ~ 式( 3) 計算。
fm = k1 fα1( 1 + 0. 07f2) k2( 1)
fk = fm - 1. 645σf = fm( 1 - 1. 645δf) ( 2)
f = fk /γf( 3)
式中,fm
為砌體抗壓強度平均值; fk為砌體抗壓強度標準值; f 為砌體抗壓強度設計值; f1為塊體( 磚、石、砌塊等) 的抗壓強度等級值或平均值,以MPa計; f2為砂漿抗壓強度平均值,以MPa 計; k1為與塊體類別( 磚、石、砌塊等) 和砌筑方法有關的系數; k2為砂漿強度較低或較高時,砌體抗壓強度的修正系數; α 為與塊體高度有關的系數; σf、δf
分別為砌體抗壓強度標準差和變異系數; 對磚、砌塊及毛料石砌體,可取δf = 0. 17; 對毛石砌體,可取δf = 0. 24; γf為材料性能分項系數,當施工等級為A 級時,取γf =1. 5; 當施工等級為B 級時,取γf = 1. 6; 當施工等級
為C 級時,取γf = 1. 8。由式( 1) ~ 式( 3) 可見,在抗震時,f1、f2分別應該取塊體( 磚、石、砌塊等) 的抗壓平均值和砂漿抗壓強度平均值。
2. 3 荷載輸入
結構設計計算時,設計人員往往根據建筑設計裝修等要求,根據《建筑結構荷載規范》的相關規定算出結構的荷載,輸入軟件之后進行計算。結構在使用時,往往經歷過重新裝修,其實際荷載往往與原設計狀況不符。因此,抗震時,應根據既有建筑的實際受荷情況,確定其荷載輸入。此外,PKPM 在進行砌體結構抗震及其它參數輸入時,其“墻體材料的自重”默認值為22kN /m3。這是一個含墻飾面重的240 墻的測算值,在部分工程中與實際計算有一定差別,尤其對于非240 模數的墻體。抗震時,建議該值按照實際測算值輸入。
2. 4 施工質量控制等級
在考慮施工質量對結構的影響時,《砌體結構設計規范》引入了砌體工程施工質量控制等級( A、B、C) 的概念。按現場質保體系、砂漿及混凝土強度、砂漿拌合方式、砌筑工人技術等級等因素,砌定砌體工程施工質量控制等級。結構設計階段,按照《砌體結構設計規范》的要求,一般施工質量控制等級均按B 級控制。實際施工過程中,部分工程的施工質量控制等級與設計要求存在一定的差異。但是由于施工質量控制等級的劃分不具有結果反推性,所以一般情況下,按現場施工資料確定其與設計要求的符合性,然后再根據相應的控制等級進行驗算。
http://www.bjte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