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測范圍全國檢測
檢測方式現場檢測
出報告時間3-7個工作日
檢測類型房屋安全檢測
檢測項目房屋抗震檢測,廠房檢測
房屋承重檢測內容:
1、調查房屋建造信息資料。包括:查閱工程地質勘察報告、設計圖紙、施工記錄、工程竣工驗收資料,以及能反映房屋建造情況的其他有關資料信息;
2、調查房屋的歷史沿革。包括:使用情況、檢查檢測、維修、加固、改造、用途變更、使用條件改變以及災害損壞和修復等情況;
3、檢查核對房屋實體與圖紙(文字)資料記載的一致性;
4、檢查房屋的結構布置和構造連接及結構體系;
5、檢查測量房屋的傾斜和不均勻沉降;
6、調查房屋現狀。包括:建筑的實際狀況、使用情況、內外環境,以及目前存在的問題;
7、調查房屋今后使用要求。包括:房屋的目標使用期限、使用條件、內外環境作用等;
8、抽樣或全數檢查測量承重結構或構件的裂縫、位移、變形或腐蝕、老化等其他損傷,采用文字、圖紙、照片或錄像等方法,記錄房屋主體結構和承重構件損壞部位、范圍和程度及損傷性質;
9、根據結構承載能力驗算的需要,抽樣檢查結構材料的力學性能;
10、必要時可檢測結構上的荷載或作用;
11、必要時應補充勘察工程地質情況;
12、必要時可通過荷載試驗檢驗結構或構件的實際承載性能;
13、當有較大動荷載時應測試結構或構件的動力反映和動力性能。
房屋承重檢測——采用回彈法對現澆剪力墻、梁、板混凝土抗壓強度進行現場檢測(同時用試劑測試碳化深度)。
一、回彈值數據處理依據《回彈法檢測混凝土抗壓強度技術規程》(JGJ/T 23-2011)。
1 回彈值的計算根據JGJ/T 23-2011 5.0.1進行計算;
2 角度修正依據JGJ/T 23-2011 5.0.4和附錄C執行;
3 澆注面修正依據JGJ/T 23-2011 5.0.4和附錄D執行;
4 本工程采用統一測強曲線,根據附錄B查表得出混凝土強度換算值;
5 混凝土強度推定值根據JGJ/T 23-2011 7.0.2~7.0.3得出;
二、混凝土抗壓強度合格標準依據設計要求;
1混凝土構件截面尺寸依據設計圖紙,允許誤差依據《G204-2002》(2010年版)8.3.2執行;
2樓板厚度依據設計圖紙,允許誤差依據《G204-2002》(2010年版)8.3.2執行;
3剪力墻厚度檢測依據設計圖紙,按《G204-2002》(2010年版)8.3.2進行評定。
4軸線尺寸依據設計圖紙,允許誤差依據《G204-2002》(2010年版)8.3.2執行,
5樓層凈高依據設計圖紙,允許誤差依據《G204-2002》(2010年版)8.3.2執行,
6鋼筋保護層厚度依據設計圖紙,按《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附錄E進行評定。

房屋承重檢測流程:
步:接受委托
接受房屋受檢人的委托,進行對房屋檢測。
第二步:收集資料現場調查
對房屋的結構圖紙和相關檢測數據搜集。
第三步:制定方案
制定的方案必須提交房屋檢測主管部門組織技術審查,在對方案存在的問題和項目進行修改和補充,直至方案通過審查;
第四步:方案現場檢測
在方案審查通過以后,根據方案列出的項目對房屋進行現場檢測。
第五步:信息處理
根據檢測和取樣得到的數據和樣本進行檢測計算。
第六步:綜合分析
根據房屋現狀和檢測取樣得到的數據進屋綜合分析。
第七步:編寫報告
編寫報告必須提交房屋檢測主管部門組織技術審查,對報告的問題和項目進行修改和補充,直至報告通過審查;
第八步:簽發報告
在報告審查通過以后,出具的檢測報告。
1、對實體質量抽查的一般規定
(1)抽查施工作業面的施工質量,突出對強制性標準的執行情況的檢查;
(2)重點檢查結構質量和使用功能,其中重點監督結構安全的關鍵部位;
(3)抽查涉及結構安全和使用功能的主要材料、構配件和設備的出廠合格證、試驗報告、見證取樣送檢資料及結構實測報告。
2、抽查結構混凝土及承重砌體施工過程的質量控制情況
3、實體質量檢查要輔以必要的監督檢測。
4、對主體分部工程外觀的觀感質量檢查。
5、檢查工程參建各方質量行為和質量制度履行情況。
房屋承重檢測——均攤載荷驗算法
該方法的原理是:
將設備的重量均攤到每一個設備的平均占地面積上,
然后將該均攤的載荷
與樓房的設計承重(單位面積)進行對比,如果均攤載荷小于設計承重,則樓房是安全的,
反之則是不安全的。
例:一臺設備重量
Q=1000
公斤,外形尺寸:長×寬×高=600mm×800mm×2200mm,設備四周均有走道,走道寬度均為800mm,樓房的設計承重是P=600kg/m2。Q = 1000 kg
A =(0.6+0.8/2+0.8/2)×(0.8+0.8/2+0.8/2)=2.24 m2 設備對地面產生的均攤荷載q=Q/A=1000/2.24=446 kg/m2由于q <=,設備可以安全安裝。
對于我們的情況:
LVG1200
設備的重量:
Q=6800kg,平均占地面積(將過道均攤):A=18m2,樓房設計承重:P = 1000kg/m2
設備對地面產生的均攤荷載q=Q/A=6800/18=377 kg/m2 由于q <=P,設備可以安全安裝。
該方法不是很準確,
因為它是將設備的重量均攤在總的占地面積上,
它沒有考慮把設備
集中一點放置時情況,因此不是很科學,只能作為一個簡單的估算。

本公司以房屋安全、建設工程質量檢測與、建筑結構設計及研發、房屋造價與評估為主線,專業提供建筑類相關技術服務。專業涵蓋房屋安全、建設工程質量檢測、工商注冊與年審房屋安全、施工周邊房屋安全與證據保存、危房鑒定與應急搶險、火災后房屋結構安全檢測、建筑物建造年代、房屋(校舍)抗震構造檢查與抗震性、舊房改造與加裝電梯可行性研究、民用建筑及工業廠房加層可行性研究、房屋修繕技術與造價評估、房屋結構設計與加固補強設計及司法仲裁委托等工程建設領域。我公司是一家具有國內的技術水平,具有豐富的診斷工程實踐經驗,深厚的診斷理論及技術積累的房屋質量安全機構,有批經驗豐富、敬業奉獻的檢測人員和一系列配套的技術設備,具備組織實施大型廠房檢測、建筑工程質量的能力。深圳市中測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竭誠為您服務,承接全國業務范圍,提供免費技術服務,聯系電話:-, 李工
一、房屋承重檢測過程:
1.調查房屋施工圖紙、地質勘察報告及使用歷史等有關資料;
2.確定房屋結構體系,進行建筑、結構布置復核測繪;
3.抽樣檢測梁、板、柱等鋼筋混凝土構件截面尺寸;
4.抽樣檢測典型鋼筋混凝土構件配筋及混凝土保護層厚度;
5.回彈法結合鉆芯法抽樣檢測混凝土強度,檢測混凝土碳化深度;
6.房屋沉降變形現狀檢測,含角點傾斜與基準面相對高差測量;
7.房屋完損狀況檢測,含裂縫、滲水和鋼筋銹蝕等;
8.對房屋結構體系和構造措施進行抗震構造,分析結構存在的薄弱環節;
9.根據現場檢測、原施工圖紙結合改造方案進行結構抗震驗算,分析改造方案的可行性;
10.必要的話提出抗震加固措施建議;
11.提供包含以上內容的廠房結構安全報告
二、房屋承重檢測——公司承接以下全國業務:
1、建筑物大修前的全面安全;
2、建筑物改變用途及使用條件的;
3、建筑物有使用要求的安全;
4、建筑物超過使用基準期繼續使用的;
5、新建工程施工質量和結構實體質量檢測評價;
6、既有建筑工程安全性、適用性、耐久性的檢測及評估;
7、建筑抗震;
8、建筑災后(火災、水災、、地震等)檢測;
9、糾傾、移位、加層、改造的房屋可行性評估及檢測;
10、主體結構現場檢測。

房屋承重檢測——檢測常見理解誤區:
一般工業建筑在設計建造時會有的設計,其中有一項就是關于廠房樓面使用活荷載限值的設計規定(即通俗的廠房承重限值),這里的活荷載對應于恒荷載,恒荷載即為廠房建造時自帶的、不可的荷載,這里要注意,有的大型廠房在設計時采用設計,直接將所需要放置的設備作為恒荷載進行設計計算,這里我們只針對一般通用的工業廠房,即首先明確,設計中樓面使用活荷載限值即為我們一般所說的樓面承重能力限值。根據活荷載限值大小,一般可將廠房分為輕型廠房、中型房及重型廠房。一般輕型廠房樓面活荷載限值為3.5kN/㎡,重型廠房樓面活荷載限值為7.5kN/㎡以上,中間即為中型廠房。
這里要重點解答一下這個限值的含義,這也是廣大市民為關心也是誤區多的問題。拿3.5kN/㎡舉例:kN/㎡中文稱千牛每平米,牛為力的單位,3.5kN/㎡即一平米能承受3.5kN的力。這里可以近似通俗地把這個值轉化為較好理解 的數字,即3.5kN/㎡可以近似的理解為350公斤一平方。
概念解釋清楚了,問題也就來了。按照上面的理解,一平方只能承受350公斤的重量,但一般的機器設備輕則上千公斤,重則幾千公斤(好幾噸),那豈不是根本放不了。其實不然,這里的350公斤一平方,指的是樓面的平均承載力,所謂平均承載力,就是指一塊樓板(以梁為邊界)上的的平均承載力為350公斤一平方,局部是允許超過350公斤的,因為超過的部分可由板內其他部分分攤重量。假設一塊樓板面積10平米,活荷載限值3.5kN/㎡,那這塊樓板可承受總重量為35kN/㎡,即3500公斤,局部超過350公斤是完全沒問題的。
房屋承重檢測——檢測報告:
(1)沒有一模一樣的報告,有些項目出現兩個以上的結論或見解也不足為奇。即使是共同從事房屋工作的也有各自的研究方向和特長。
(2)房屋不能生搬硬套,要根據每個項目房屋損壞的實際情況,進行全面詳細的分析和判斷,有時需要從各個方面和角度反復論證。如施工振動造成房屋損壞的,不是僅測出振動加速度或速度,憑此一項指標就確定房屋的損壞程度和原因,而是需要從振源的模擬方式和振動時間,被振房屋結構自振頻率、阻尼比以及結構的牢固程度等房屋結構特性和損壞特征等綜合情況分析判定。在如因施工降水或蓄水造成房屋損壞的,不能僅憑降水或蓄水的位臵和房屋結構裂縫的情況確定房屋的損壞程度和原因,還需要檢測房屋的基礎、地基、地下水位、地基土含水率,降水曲線或滲水曲線,并根據這些檢測數據綜合分析判定。
(3)在房屋過程中我們發現:有裂縫的房屋不一定危險,無裂縫的房屋不一定安全。
(4)人對客觀事物的認識是不斷深化和提高的,對房屋損壞原因的了解和判斷的能力也在不斷的發展和提高。因此,不能死抱住過去的東西(結論、方法和見解)不放,要根據不同的實際情況,不斷的總結、提高和創新。有很多人會問,房屋安全性是怎么劃分的,分為幾個等級?其實這個早就已經由出具《危險房屋標準》明確規定,危險房屋是指房屋主體結構已嚴重損壞,或重要構件已屬危險構件,隨時可能喪失穩定和承載能力,不能保證居住和使用安全的房屋。從房屋地基基礎、主體承重結構、圍護結構的危險程度,結合環境影響以及發展趨勢,經安全性和評估,可將房屋評定為A、B、C、D四個等級,其中C、D級就是通常說的危房。如果是危房的話就可能會設置房屋加固或者房屋翻建,甚至拆除。
http://www.bjte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