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學校抗震檢測鑒定找哪家機構
1縱墻承重砌體結構抗震能力分析
所謂的縱墻承重多層砌體結構抗震鑒定,指的是針對大于三層的建筑物240mm和370mm兩種厚度的墻做抗震分析。由于建筑物樓板的側邊不與墻體鑲嵌,所以地震破壞力不容易通過樓板橫向傳到墻體內,而主要通過縱墻和橫、縱墻交界面傳到橫墻,造成縱墻開裂嚴重、橫墻砂漿震松、墻體壓酥、墻體崩壞。砌體的磚混結構很復雜,而縱橫墻連接處是磚混結構*薄弱的地方,一旦地震連接處產生巨大的水平拉力造成墻體豎向裂縫,以致縱橫墻極易脫離裂開,甚至導致縱墻整片倒塌2縱墻承重建筑物的破壞,主要因外縱墻的出平面過度變形造成外閃。縱墻起支承橫墻的作用,抗震能力低的縱墻不能支援橫墻抗震,使縱橫墻的總體抗震性能大幅度削弱。在中適當加固縱墻以增強抗震能力,有助于提高橫墻的抗震能力。對薄弱的墻體采取相應的加固,有利于加強建筑整體的抗震能力。 3.多層砌體結構震害分析 多層砌體結構由多種脆性建筑材料構成,自重大,抗剪、拉、彎的能力都很低,整體延展性很差,因而抗震能力也很差,極易遭受地震嚴重破壞。多層砌體建筑震后墻的主體、窗間墻、墻垛、縱橫墻連接處等都遭到地震嚴重的破壞,導致墻體倒塌和建筑物坍塌。受地震危害*嚴重的是預制板樓屋蓋和樓梯間墻。預制板與墻體的連接性很差,因而預制板整體的抗震性能很差,板縫太小或不嚴實、擱置部分不夠長、板與板間沒有堅固的連接,極易被地震破壞力拉斷開裂,導致樓屋蓋崩壞散落。多層砌體結構的樓梯間因開間小、水平方向剛度大而承受地震破壞力巨大,而在高度方向缺少支撐,極易被地震作用力嚴重破壞。

4.抗震鑒定和加固設計 4.1抗震鑒定 建筑后續使用年限與多層砌體抗震鑒定方法的種類息息相關,直接影響道抗震設防目標的變動和抗震鑒定結論及加固方案的設計,因此,對建筑物進行抗震鑒定之前,必須明確建筑物的后續使用年限。建筑物后續使用年限概念為:A類建筑30年,B類建筑40年,C類建筑50年。89規范執行前的建筑物定義為A類建筑,抗震鑒定沿用95鑒定規定的標準。按照89規范的建筑物規定為B類建筑。 按照2001抗震設計規范規定的建筑物叫做B類建筑,其抗震鑒定按現行的2001抗震規范規定的標準進行。B類建筑與C類建筑相比,場地特征周期減少量大于0.05s,內力調節系數比較小,抗震構造設計比較容易。可見,在B類建筑鑒定上要求的差異相應的加固工作就存在很大差異,實際的鑒定和加固設計因建筑的差異導致加固資金投放量懸殊巨大。在多層砌體結構鑒定和加固的過程中,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兼顧到工程的經濟成本,確定建筑物合理的后續使用年限。4.2.鑒定結論 在進行建筑抗震鑒定中,要使鑒定結論既規范又符合建筑的實際情況,必須做好以下幾項工作:①縱墻城中砌體結構由于整體性和延展性都很差,所以整體的抗震能力薄弱,不適用于地震災區現代化建筑的。而是根據原有縱墻承重進行抗震鑒定,在抗震鑒定之下,采取增加建筑中薄弱部位的加固措施。②根據建筑物的實際砌體結構使用多級鑒定標準進行抗震鑒定,再綜合工程的實際情況進行加固設計,在確保原有砌體結構抗震性能的基礎上,增強加固設計中砌體結構的抗震能力,增強建筑物整體的抗震能力。③建筑砌體的抗震鑒定和加固設計都要注重砌體的抗震概念(加固措施的優化和抗震性能的提高),加固設計注重概念設計上的提高。 4.3加固設計 抗震鑒定結論要結合措施和承載能力評價綜合做出定論,比如超出級鑒定的抗震橫墻間距。第二級鑒定綜合抗震能力指數又在1之上,就可以確立滿足規范的評定,避免固守特有的鑒定規范驅使加固設計的思路單一、不可變性。橫墻間距超過一級限制,加固設計就可以使用現澆混凝土疊加層以增強高層建筑樓蓋的剛度,使得加固設計滿足理論的橫墻間距規范和維護原有的抗震結構。如果加固設計的這種方案破壞了抗震結構,降低了砌體的抗震性能,就要根據實際情況再做加固設計上的修改。

http://www.bjtex.net